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21章

關燈
文哥兒傍晚去丘家玩耍帶著他新繪制的絲綢之路圖紙,找老丘玩西域大魔王游戲,哦不,絲綢之路游戲。

丘濬試著跟文哥兒玩了一輪便不打算繼續了。他都七十多歲的人了動不動來個“無人生還”“血本無歸”難道很好玩嗎?

丘濬冷哼:“這每走一步你都能設下關卡,哪還有什麽意思?”

文哥兒見坑不到丘濬第二回 很是遺憾地替自己辯解:“河西走廊就是這麽難走的地方啊!”

丘濬道:“如今大明兵強馬足哪裏有這麽艱難?”

文哥兒道:“我們楊師叔沿著陜西看了幾年的邊關地形,和老師寫信說了邊關的情況,那邊種東西還是很難種活軍屯的日子還是很不好過。”

大明的軍隊構成其實很有點問題。

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軍戶。

這些人就不說了,世世代代都要出一戶人從軍戰死了都還得從家裏挑人補上,家裏沒人了就從同姓親族裏面挑,事實上沒多少人是心甘情願去的,這只是他們軍戶不得不盡的義務罷了。

另一部分就是罪人了不少犯了錯的都被發配去充軍一個兩個都心懷怨憤自然不可能盡心盡力為國盡忠。

管理軍隊的人又是什麽人呢大多是勳貴後代和武舉選出來的人他們要麽驕奢淫逸不知軍事,要麽出身寒微必須在朝中找“靠山”。

這註定了軍隊由上到下都不怎麽被看得起。

就像丘濬不讓文哥兒和勳貴外戚家的子弟玩兒一樣文官們從來便不太看得起這些靠家族餘蔭或者靠後宮榮寵的人打心裏覺得他們沒甚腦子還愛惹是生非!

文哥兒強調道:“河西走廊到現在都沒變得很好走!”

丘濬不吭聲了。

文哥兒篤定地道:“您走了一遍就不想走商賈肯定也是這樣!”

丘濬橫了文哥兒一眼沒好氣道:“你小子想說什麽?”

他看著這小子長大的,用句糙點的話來講,這小子一撅屁股他就知道要拉什麽屎!

這小子繞了半天,肯定是話裏有話!

文哥兒道:“您在《大學衍義補》裏面提到過改進開中法,說只需要在需要邊糧的地方用開中法,別的地方可以讓百姓自煮自賣,朝廷負責收錢就好,沒有商賈在中間賺差價!”

丘濬點頭說道:“是這樣沒錯。”

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很不錯,在糧食充足的地區朝廷直接發鹽引給當地百姓,由著百姓自己煮自己賣,中間沒有半點損耗,所以在這些地區可以稍稍給鹽引提提價!

這樣一來朝廷既能省不少事又能多拿不少錢,多好的主意啊!

要不怎麽說老丘有點搞市場經濟的思想呢?他的書裏確實是有那麽一點的。

文哥兒道:“那西北的商賈憑什麽繼續留在那邊?商賈本來就是到處跑的啊,別處可以直接拿鹽引,他做什麽還要往苦哈哈的西北跑?”

丘濬噎住。

確實是這個理沒錯。

商賈有腳,商賈會跑。

他們本來就是天南海北地跑,哪兒有利可圖就往哪裏去。

朝廷開的鹽引的利益足夠大,所以他們才肯運糧去邊關。

要不然以商人逐利的天性,只要逮瞅準缺糧的時機拿著糧食坐地起價,不也可以大賺特賺?

不管是權貴隨手賣掉的也好,官府直接發放的也罷,只要別的地方有了能輕松拿到手的鹽引,商賈基本就不會管你邊關有沒有糧了。

開中法必然分崩離析。

商屯那種好事是想都不要想的了。

丘濬嘴硬道:“你別把人心想得這樣壞。”

文哥兒道:“那我們再玩一次!”他還拿著下午剛求著庶吉士們幫忙繪制的新事件卡表示,我不特意針對你,你每走一步我就隨機抽一張卡讓你享受剛編的困難!

爭取每一步都能讓你擁有全新的困境選擇題!

請問你走這一步是要放棄你的部分隨從呢,還是要放棄你的部分財物?

丘濬:“…………”

行吧,人心真的就是這樣壞,他是真的不想再走這條“絲綢之路”。

尤其是你千算萬算,最後還是血本無歸,那可真是太氣人了!

想想現實裏碰上這種事,可是真的要犧牲人命和財物的。若非其中當真有利可圖,誰又會想走那麽難走的路?

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那是亙古未有的奇事!

朝廷要是不用四書五經開科取士,有幾個人願意耐著性子去讀四書五經?連丘濬自己私底下都更愛讀些在正經讀書人眼裏那些沒甚用處的“雜書”。

丘濬道:“這不是你一個小孩兒該考慮的事,玩個游戲還叫你玩出這麽多亂七八糟的想法來了。”他說著說著突然頓住了,相當敏銳地追問,“你不會給太子殿下講了這些吧?”

文哥兒一臉乖巧地說道:“太子殿下才三歲,講了他也聽不懂的吧?”

既然三歲小孩肯定聽不懂,那就等於沒講,問題不大!

不信你去外面給個三歲小孩解釋一下“開中法”,看他給不給你回個“你在講什麽玩意”“到底什麽意思啊”的茫然眼神!

丘濬:“…………”

這小子怎麽什麽都敢說!

文哥兒在老丘的表情裏捕捉到想揍小孩的危險氣息,麻溜跑了。

講歷朝歷代怎麽發展河西走廊,怎麽可能不順嘴講講成效頗佳的現行政策!

講章他們不是都看過了嘛,一點問題都沒有!

甚至還馬上要刊印成書!

所以說,給太子介紹一下朝廷執行近百年的屯邊政策有錯嗎!別的朝代都在《河西走廊》裏誇誇過了,自己人的好政策也要好好誇!

什麽?你不準備繼續這麽幹了?

不管,我只是話趕話講到那兒才隨口誇一誇而已。你又沒說過你不準備繼續幹了,我怎麽知道你有那樣的打算!

文哥兒踱著步子往回走,天色快要暗下去了,迎面吹來的風有些許初入冬的涼意。

按今年的大統歷算算節氣,才十月初居然已經過了小雪,再過一旬都快是大雪了,也不知今年冬天什麽時候開始下雪。

入冬了,差不多可以吃鍋子了!

文哥兒樂滋滋地回家和王華分享這個重要想法。

好消息,好消息,天氣馬上要變冷了!

冷颼颼的冬天和熱騰騰的鍋子最配了!

爹你懂我的意思吧!

王華:“…………”

他不懂,他不明白,他什麽都不知道。

說是這麽說,王華還是掏了筆錢作為家裏的鍋子經費,讓文哥兒可以敞開了吃。畢竟羊肉牛肉都貴得很,想時常涮鍋子怎麽都得多添點家用。

這麽一大家子人,連吃飯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相比王家的其樂融融,朱祐樘則是正在面臨一個極大的挑戰:陪兒子玩“絲綢之路”游戲。

堂堂一國之君,動不動來個無人生還,動不動來個血本無歸,臉該往哪兒擱啊!

偏偏朱三歲還在那裏講:我不是故意針對你們,我只是真實還原絲綢之路的艱險!純屬真實,毫無虛構,有問題且罵漢武帝沒建設好河西走廊!

朱祐樘:“…………”

雖然你說的是漢武帝,但是我覺得你在罵我。

朱祐樘決定讓張皇後上陣陪玩,自己先在邊上琢磨一下。

張皇後只能陪朱厚照玩了一局。

等到自己也得了個“無人生還”結局,張皇後不由無奈地說道:“你這‘絲綢之路’這麽難走,誰還願意走?”

朱厚照理所當然地道:“所以,沒人走啦!”

像宋朝沒能獲得對河西走廊的控制權,西夏和遼金常年在地方來回撕扯,沿途的城池都荒廢了大半。

商賈寧願花大價錢造海船去海上面對被大海吞噬的危險,都不想冒險去探索陸上絲綢之路。

當然,就算商賈有膽量冒險也走不過去。

畢竟,終宋一朝都沒拿下過河西那一帶!

那可是別人的地頭,商賈哪裏走得過去?

那條曾經從陸上聯結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自然也從此斷絕。

現在明朝安穩強盛,商賈有的是賺錢的路子,也很少人會想要跋山涉水往西域那邊走。

倒是也有不少胡商想從嘉峪關進來賺錢,不過朝廷對此是有限制的,每六年才允許七十二位胡商進入大明進行貿易。

胡商想要得到這個進入資格得走不少關系、找不少門路,麻煩得很!

朱祐樘聽著兒子“沒人走啦”的天真回答,心裏不知怎地突突直跳。他對朱厚照說道:“父皇再跟你玩一次。”

有人陪著玩,朱厚照自然很高興,興致勃勃地繼續當起了西域大魔王。

經過谷大用他們一下午的輪流陪玩,他已經有豐富的為難客商的先進經驗了,事件卡用得那叫一個爐火純青,有人能活著走到西域算他輸!

父子倆對坐玩了幾輪絲綢之路,不僅朱厚照把“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之類的臺詞講得滾瓜爛熟,連朱祐樘都把河西走廊的種種問題倒背如流了。

甚至還聯想到這幾年西北的大旱。

……所以很可能真的是“純屬真實,毫無虛構”。

朱祐樘好奇地問:“你小先生有沒有跟你講,沒客商肯走了怎麽辦?”

朱厚照一下子被問住了。

他就是個三歲小孩,記住的全是好玩的事,至於那些比較覆雜的內容他都是聽聽就算了。

朱厚照想了半天,才想起這個問題的答案來,跟朱祐樘誇道:“我們太祖皇帝,棒!開中法,特別棒!”

朱祐樘微訝。

沒想到朱厚照連開中法都記住了。

開中法確實是他們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年間敲定下來的國策沒錯。

既然提到了開中法,朱厚照一下子又想起文哥兒給他講的“用不久啦”,馬上拉著他爹的手說道:“不賜,誰都不賜!”

朱祐樘看著兒子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有些納悶話題怎麽從“開中法”變成“不賜”了。他疑惑地問:“不賜什麽?”

“不賜鹽引!”朱厚照擲地有聲地回答,“誰都不賜!父皇,誰都不賜!”

朱祐樘聽朱厚照連鹽引都說出來了,更覺他們的小神童果然神異非常,連開中法都能給一個三歲小娃娃講清楚。

這要是沒弄明白,哪裏知道這裏頭還有鹽引的事?

他給他們皇兒挑的這個小先生,確實沒有選錯啊!

朱祐樘隨口答應下來:“好,不賜,誰都不賜。”

朱厚照頓時得意起來。

現在父皇都說了誰都不賜,他小先生可不能再質疑他只是嘴上講講了!

他,朱三歲,說到做到!

他超棒的!

作者有話說:

朱三歲:誇我,誇我,快誇我!

文哥兒:不知為啥,這豬崽看起來有一咪咪眼熟

你的好友王華,丘濬,謝遷,李東陽等點讚了你的回覆

文哥兒:?????

註:

①六年放七十二個胡商進入:也是參考《河西走廊》的說法

②老丘關於開中法的觀點:參考《大學衍義補》

【竊惟召商中鹽之法,惟可行於邊方無粟之地,蓋其地素無儲蓄而所產之谷粟不多,不能不資他方輸運以給者,故須待商賈以中納焉,若夫其地之粟自足以供其地之用,不假輦運於他方者,官府可行臣向所陳邊地設立常平司市糴之策(見“市糴之令”修)。蓋客商以數鬥之谷而易吾一引之鹽,是本一而息七八也,今吾預於未用之先,自行市糴所得之粟,比所中納者豈不倍蓰哉?】

【給券之時,每引先取舉火錢若幹,量天時之晴潦、菹薪之貴賤、市價之多寡以定其數,聽其自煮自賣,煮而不聞官者有罪,若夫商賈赴場買鹽之後,令其具數以告官司,官給鈔引付之執照,俾於各該行鹽地方發賣,過界者沒入之。給鈔之際,每引取工墨錢百文(或三十、五十)以為公費,所得鹽錢貯於運司,每歲具數申戶部,以待分派各邊轉運常平司收糴米粟,以實邊儲。此法既行,不必追征於竈戶也,不必中納於商賈也,不必官自賣也,不必官自煮也,非惟國家得今日自然之利,亦可以銷他日未然之害矣。】

【儻以臣言為可采,乞先行於兩淮,俟其果有征驗,以漸推行於兩浙、山東、河間焉,若夫河東之池鹽、川滇之井鹽、福建之曬鹽,或仍其舊,或別為處置,又在隨時斟酌雲。】

老丘,什麽玩意都要嗶嗶一下!

其實所有的方法和政策都有利有弊,還是得有靠譜的人操盤……

怎麽保證操盤的人都靠譜呢……

這個誰都沒有辦法保證(開始躺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